士信的六万军,要整顿一下了。
“阵亡将士地抚恤,这不但要兵部报上名单,也要户部联合吏部。对此进行安排,寡人的意思很明确,普通将士就地建墓。雕刻姓名在其上,而灵牌送于家乡。归于土地神殿偏殿受祭。有品级的将士,尸体送回乡里。这一次对阵亡将士地抚恤要从厚从优,阵亡将士的子弟,可按律荫补。”
内阁诸臣,连忙说着:“臣领旨。”
顿了一顿,户部尚书李百药又说着:“王上,只是如此而来,财政耗费甚大,虽王上有杨公宝藏,以及新得圣上江都之财,但是大军所动,支出甚大,还请王上留意。”
杨宣凝听了,沉吟不语,又转向问着宋师道:“镇南公,海疆贸易地情况怎么样?”
宋师道上前,说着:“自王上把市舶司归于我商部,又重新制定了税率和征收章程,以及水师的壮大,我方海关和直接海贸的收入直线上升,直到如今,达六十万两白银,预料到年终,有可八十万两。”
杨宣凝再次沉吟,这也算不错了,但是比起三百年后宋朝,单是市舶岁入就有着二百五十万两,还差上许多,但是这时也没有办法,只有慢慢来,当下就说着:“如此甚好,多考虑有没有粮食口,用兵还是要粮。”
李播想了想,笑着:“王上,今年灾民流入甚多,粮食不足,不可大举用兵了,只是新得的土地,也需得赶紧派能员安抚!”
杨宣凝点头:“正是,这是要紧的事情,内阁要处理好。”
又对着房玄龄说着:“首相要处理要事,你就要帮着点,吏部要速登录降官,又要速选一批郡县官员,再由内阁挑选一人,任为巡抚,视察军民吏情,有就地便宜处置权!”
房玄龄应了一声:“是,不知期限是多少?”
北周与隋朝,初均有派官至各地巡抚之事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